走出《K11工藝臥遊》展覽後,在場的觀眾無不驚嘆。當中國傳統工藝以數字光影的形式呈現,置身於展覽之中的觀眾,猶如走進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傳統工藝在現代科技的襯托下更為明麗鮮活。一切是那麼新穎,光與影的渲染,恰到好處地把精緻和華麗傳送到觀眾的每一處感官;一切又是那麼熟悉,沉澱了千年的中式浪漫、深入骨髓的東方美學重現眼前,那場17世紀末的「中國風」的浪潮彷彿從未走遠。
去年在上海K11的首次展覽,一經面世就收獲了廣泛的好評。此次慈善機構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KCG)秉承著一貫堅持和倡導的精神,帶著《K11工藝臥遊》來到了巡迴的第二站——大航海時代最重要港口之一的廣州,力圖喚醒大眾對傳承的意識和文化身份的認同。展覽運用現代科技重新解構古代技法,用當代藝術來詮釋「黑漆描金」,幫助現代人更好地理解這項工藝,重現當年中法工藝盛世的傳奇與輝煌。
展覽以始於魏晉的東方觀藝形式「臥遊」展開,通過五大展區循聲入夢、盛世啟航、坐臥之間、盛世工藝、方寸之外,開啟一場中西文化交流的旅程。時光倒流十七世紀,再跨越千年來到當代,它讓我們在須臾咫尺間體會「黑漆描金」的歷久不衰。
此次展出的現當代作品將「黑漆描金」的技術加以內化並吸收,結合當代審美,以更現代的藝術語言闡釋。法國藝術家文森·漆(Vincent Cazeneuve)為這次廣州站特別創作了名為《無題》的作品。這組作品由52塊漆版組成,位置可以自由地隨機組合,這種靈活度給觀眾留有想像空間,延伸出無限可能。漆版以舊米袋為胎體,經過藝術家手工層層髹塗,輔以銅粉,金箔,展現出傳統大漆工藝非凡的可塑性和創造力。正如大漆工藝需要結合漆樹的品種、產地、氣候等做出相應的調整,《無題》也融入了藝術家當時的狀態和心境,並可通過不同的組合作出多樣的表達。
本次展覽還展出了一組法國藝術團體Obvious Art創作的數字藝術品《八仙》。作品主題源於中國道教的八仙傳說,透過關於黑漆描金的影像裝置,將八仙抽象地成為他們的標誌性法器,藉此引起觀眾對於藝術家與創作工具關係的深層思考。傳統神話與現代技術碰撞出新的火花,創作團隊使用了當下時興的AI圖像演算程序,將描述文字和參數輸入演算程式,並轉化成數字圖像。作為創作手段的工具能否代表藝術家本人?這個嶄新的角度同樣發人深省。
歷史上中法都是工藝大國,有著深遠的交流基礎。展覽所採用的十七世紀背景,就是中法文化交流的盛景之一。KCG此次邀請法國的藝術家參展,也是希望在復興傳統工匠品格的同時,能夠延續東西文化的交流精神,在藝術層面上進一步融合,實現古代工藝和傳統東方美學跨越地域的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