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古建築的風貌——江南三大名樓

by 至尊雜誌

文字:儒慧

在中國古代,不管是佛、道、儒這些宗教門派,還是皇家貴族,都把樓閣看作是神聖、尊貴和威嚴的象征。在眾多樓閣中用於觀景、賞景的很多,分布也很廣,尤以南方居多。這些樓閣一般臨水而建,在波光粼粼的湖光山色中,文人雅士們常常匯聚於此,於是一篇篇名作由此誕生,而這些樓閣也因這些名作而聲名遠揚。這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要數被稱為江南三大名樓的滕王閣、黃鶴樓和岳陽樓了。

2015FamousPavilions2

滕王閣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始建而得名,據記載,李元嬰於永徽三年遷任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建此閣以為別居。由於李元嬰封號為「滕王」,故名滕王閣。古語說:「江山之好,亦賴文章相助。」這句話,就似乎是對滕王閣說的。它的的聞名,就有賴於唐代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而以滕王閣為歌詠主題的詩作數不勝數,其中不乏張九齡、白居易、杜牧、蘇軾、王安石、朱熹、黃庭堅、辛棄疾、李清照、文天祥、湯顯祖這樣文化大家們留下的美文。

滕王閣是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築。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 29 次之多,現在的滕王閣主閣落成於 1989 年 10 月 8 日,是 1985 年按照梁思成繪制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重建的,是南昌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距唐代閣址僅百余米,主體建築為宋式仿木結構,突出背城臨江,瑰瑋奇特的氣勢。整座閣坐西朝東,南北對稱,聳立於高臺之上,呈十字型,為四重檐、歇山式大屋頂的仿宋建築,主體建築凈高57.5 米,建築面積1.3 萬平方米。全閣共9 層,高臺以下為兩層地下室,以上為「明三暗七」,即三層明層(主層)、三層暗層(次層)和最高層(設備層)。所有明層均有平坐挑出,形成繞閣回廊,層次分明,凹凸得當。重建之閣,仿古而不泥古。其南北兩翼為兩層高臺所簇擁,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無論從西面江上遠觀,還是由東街近瞻,南北兩亭與主閣都如一個倚天而立的「山」字,巍然屹立。

在中國古代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風水建築,一般為當地最高標誌性建築,聚集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俗稱:「文筆峰」。滕王閣坐落於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有古人亦云:「求財萬壽宮,求福滕王閣」。可見滕王閣在世人心目中占據的神聖地位,歷朝歷代也無不備受重視和保護。滕王閣曾經是古代儲藏經史典籍的地方,達官顯貴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也多喜歡在此,貴為天子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鄱陽湖之戰大勝陳友諒後,曾設宴閣上,命諸大臣、文人賦詩填詞,觀看燈火。

2015FamousPavilions3 2015FamousPavilions4

黃鶴樓

黃鶴樓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 年)。元和郡縣圖誌》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而據《極恩錄》記載說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據傳說,此地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有一個道士為了感謝她的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時跨上黃鶴直上雲天原來這是一位仙人。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唐永泰元年(765 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 10 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現在遺址上只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歷代詩人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比如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從北宋至 20 世紀 50 年代,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聖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言:「呂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黃鶴樓,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聖跡。」

黃鶴樓距今已有 1780 多年歷史,1957 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占用了黃鶴樓舊址,於是在 1981 年 10 月在距舊址約 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重建了新的黃鶴樓,現在我們看到的黃鶴樓是於 1985 年建成的,樓高 5 層,總高度 51.4 米,建築面積 3219 平方米。 整個樓體由鋼筋混凝土建成。

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字的象征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2015FamousPavilions5

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中國湖南省岳陽市,高踞岳陽古城西門之上,下臨洞庭,前望君山,北倚長江。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

岳陽樓建成是以三國「魯肅閱軍樓」為基礎,一代代沿襲發展而來。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於軍事上。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自唐朝李白賦詩之後,始「岳陽樓」。現在的岳陽為 1984 年重修,沿襲了清朝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時的形制。

岳陽樓的建築精巧,風格獨特。主樓 3 層,高 20.35 米,占地 251 平方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負全樓重量,再用 12 根圓木柱子支撐2 樓,外以 12 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全樓梁、柱、檁、椽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穩如磐石。金黃的琉璃筒瓦,綠色的龍鳳翹首,朱紅的廊檐大柱,在陽光下「浮光躍金」,與壯美的洞庭山水相輝映。岳陽樓建築的另一特色,是樓頂的形狀酷似一頂將軍頭盔,既雄偉又不同於一般。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盔頂建築。

登岳陽樓可瀏覽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千百年來,無數人在此登覽勝境,憑欄抒懷,並記之於文,詠之於詩,形之於畫,工藝美術家亦多以岳陽樓為題材刻畫洞庭景物,使岳陽樓成為藝術創作中被反復描摹、久寫不衰的一個主題。杜甫的《登岳陽樓》更是千秋絕唱。

然而真正使岳陽樓名聞天下的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範仲淹作記之後的《岳陽樓記》,通篇僅 360 余字,然其內容博大,氣勢磅礡,借景議人,堪稱絕響。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即出此中。此後,歷宋元明清,代有遊人吟詠,不乏佳作。

在岳陽樓一千余年的歷史中,幾經風雨滄桑,有史可查的修葺共 30 余次,它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