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要在這世上選出一個最廣為人知的手錶品牌,相信幾乎沒有人會對「勞力士」這三個字有任何反對意見;而在勞力士(Rolex)的所有手錶款式裡面遴選出它的代表作來,想必許多錶迷都會給蠔式腕錶系列投上一票。正是因為此系列擁有如此之高的人氣和地位,前段時間新一代蠔式恒動潛航者型與蠔式恒動潛航者日曆型腕錶發佈引起的極大關注便不難理解了。

1953年勞力士推出的首枚潛航者腕錶
對於這個有著獨一無二地位的系列,一成不變和大刀闊斧地革新都不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這一次潛航者(Submariner)的變化可以說體現了勞力士平衡的智慧。整體格局沒有太大變化,對於一些非勞力士錶迷來講,他們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款更新換代的手錶。但機芯的換代便足夠稱得上是一件大事,更何況這一改變使得續航時間提升了近乎百分之50,達到了70小時。而錶殼尺寸從潛航者系列成型後一貫以來的40毫米增加到了41毫米,這不僅細微地調整了錶面佈局,拉長了錶鏈調整的幅度,也是一個開創性的舉動,畢竟沒有一成不變的畫風,也許就意味著潛航者系列未來的無限可能。

1922年發佈Submarine採用獨特設計,必須打開外層錶殼才能接觸到上鏈錶冠。
勞力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彼時懷錶仍然是重要且常見的計時工具,腕錶多為女性佩戴首飾,而在勞力士的創始人漢斯·威爾斯多夫(Hans Wilsdorf)的遠見卓識之下,耐用、精準的男性腕錶的思路漸漸浮出水面。因為腕錶暴露在外的原因,防水防塵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1922年,勞力士推出Submarine腕錶,成為威爾斯多夫致力於製造防水耐用錶殼之道路的第一步。1926年,勞力士發明的蠔式結構獲得專利,世界上第一款防水腕錶應運而生,這既是製錶界的一大突破,也是勞力士此後獲得成功的基礎之一。使得蠔式結構名聲更盛的,正是那段勞力士錶迷們津津樂道的故事——來自英國的女性梅賽德斯·吉莉斯(Mercedes Gleitze)成為了第一位成功以游泳橫渡的方式挑戰英吉利海峽的英國女性,而上岸之時,她腕間的勞力士蠔式腕錶仍舊完好無損。
蠔式結構獲得了巨大成功之後,勞力士仍舊沒有停下進取的腳步。關注各領域發展的勞力士推出適合不同活動的專業腕錶,並在1953年推出首枚防水深達100米的潛航者腕錶。持續革新的防水技術使得潛航者腕錶的防水深度在八十年代提升至300米。對於普通人而言,防水深度是100米也好,300米也罷,其實都遠遠超過了他們在使用潛航者的整個生命歷程中所需要的限度,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無的放矢。勞力士在所有高端手錶品牌中可能是最務實的一個——無論它的外形如何絢麗奪目亦或精巧絕倫,它總會服務於一些特定的場景。潛航者便是最典型的例子,這一系列事實上最初服務的便是專業的潛水員,這一點從它用明顯不同的標記作為幾個特殊整點的刻度、一眼分明的指針以及不斷提升性能的夜光塗層便可以窺見一斑。
及美國海軍中尉唐・威路士(Don-Walsh)首次潛入世界海洋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Trench)-1024x697.jpg)
1960年瑞士海洋學家雅克.皮卡德(Jacques Piccard)及美國海軍中尉唐.威路士(Don Walsh)首次潛入海洋已知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潛艇外側緊繫著勞力士實驗型腕錶

2020年發佈新款潛航者腕錶
勞力士腕錶的不斷革新既是作為性能提升的一個驗證過程,也表明了品牌對於科研及探索世界的支持。勞力士與各界科學研究機構、探險家們進行了合作,可謂「上天入地」,這樣的合作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勞力士特別版實驗型腕錶隨著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的探險潛艇下潛到了水下一萬多米, 勞力士更是在類似的活動中獲得了一手訊息,發明排氦閥門等專利。種種的科技提升,得以讓深潛作業人員游刃有餘地使用腕錶,而不擔心出現紕漏。
也許正是在和這些極端環境下的專業人員有著長期深入的合作,勞力士逐漸意識到對環境的征服和保護並不是兩個極端,反而是相輔相成——當你下潛到海底一萬米,當你踏上世界之巔,當你涉足極寒之地,其實你會發現並不是你征服了它們,而是它們的瑰麗和壯觀征服了你。當我們漸漸意識到這種珍貴的體驗其實也同樣脆弱的時候,也是我們應該行動的時候了。所以勞力士很早就發起了一系列的舉措,用以探索和保護那些人類已涉足或未涉足的地方,讓植根於當地的志願者們得到他們應有的榮譽,讓為我們探索未知的探險家的故事廣為人知。這是勞力士的環保使命,也一如他們所稱:「保護地球,恆動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