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Moments 影展瞬間

by 劉穎琦

每年九月的多倫多國際影展(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TIFF),不只是北美秋季電影季的開場號角,更被視為奧斯卡金像獎的風向球。歷屆獲得觀眾票選獎(People’s Choice Award)的作品,往往能在金像獎上再下一城。今年的 TIFF 同樣星光熠熠、驚喜不斷,而最大亮點之一,莫過於美籍華裔導演趙婷憑藉新片 《Hamnet》 勇奪觀眾選擇獎。

亞洲電影群起發光

《Hamnet》改編自Maggie O’ Farrell的同名小說,以莎士比亞之子哈姆尼特的早逝為起點,描繪一個關於創作、失落與永恆的故事。趙婷將英倫古典的憂傷轉化為影像,展現她一貫的自然光美學與人文視角。她繼《游牧人生》(Nomadland)後再度榮獲 TIFF 觀眾票選獎,也讓《Hamnet》成為 2026年奧斯卡的熱門黑馬。

今年的 TIFF 對亞洲電影格外友善,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舒淇的導演處女作《女孩》(Girl)。作品入選 Centrepiece 單元,藉由一名女孩的視角展開,回望其成長家庭的糾葛,映照出一個時代難以癒合的共同傷口。導演舒淇的鏡頭充滿個人色彩,深刻描繪了女性如何在破碎的家庭結構中,憑藉堅韌的力量,為自己爭取到一線生機與心靈的救贖。從演員到導演的跨界,舒淇展現了令人驚豔的成品,也讓觀眾看見華語女性創作者的新力量。

由日本導演石川慶改編自石黑一雄同名小說的《A Pale View of Hills》(群山淡景),今年在 TIFF 首映時引發熱議。影片以戰後長崎為背景,講述一位母親回望過去的故事。導演以極簡敘事和柔光攝影構築出一種夢遊般的氛圍,記憶與現實在畫面中交錯,如霧般纏綿。這部作品延續了日本電影對「時間與罪疚」的哲學思考,也呼應石黑筆下對人性的哀而不傷。

韓國電影在今年 TIFF 可說是全面開花。由演員轉型導演的李煥執導,集結韓韶禧與全鐘瑞兩大實力派主演《Project Y》,故事圍繞著兩位相依為命的女子,她們厭倦了底層生活的掙扎與屈辱,決定鋌而走險,盜取藏匿的黑錢與金條,誓言奪回被偷走的未來。導演李煥將以細膩的鏡頭,刻畫這兩名女子在罪惡旅程中的相依與掙扎。

另一部引發熱議的韓國電影則是由韓國電影大師朴贊郁執導,改編自美國小說《The Axe》的 《選擇有罪》(No Other Choice)。作品深刻剖開了精英階層在光鮮外表下隱藏的焦慮與虛無。影片講述一位慘遭解僱的高管,在走投無路之際,竟荒誕地選擇以極端手段清除職場競爭者。朴贊郁以其標誌性的視覺聽覺語言,將東亞社會普遍存在的生存焦慮,昇華成一場既荒謬可笑又令人脊背發涼的黑色殺戮遊戲。本片更在影展上榮獲最佳國際電影獎(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

當然,TIFF 的魅力不止於紅毯與獎項,每一場映後談都像延續故事的篇章。今年的影展再次印證電影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