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aste of Roots 味之根源

by 劉穎琦

多倫多是個什麼菜系都能找到的城市,但真正能留下印象的餐廳,往往不是那些高調宣傳或標榜噱頭的地方。 Radici Project,一間隱身在市區巷弄裡、沒什麼大排場的小餐廳,有點像實驗廚房。餐廳以義大利文「Radici」命名,意思是「根」。讓人不禁好奇,到底是怎麼樣的餐廳,會選擇這樣低調的出發點。

卑詩省珍寶蟹

蜜蠟醃鴨胸

Radici Project位於多倫多的Little Italy區,設有前方的自然酒吧區和後方的主廚餐桌區,提供不同的用餐體驗。走進餐廳,眼前沒有華麗裝潢,木頭、石材和植物的搭配讓空間多了點溫度。整體空間融合了日式與北歐的簡約風格,搭配加拿大的溫暖元素,營造出舒適且親密的用餐氛圍。

一口嚐盡三地風土

餐廳提供品嚐菜單(tasting menu),菜單依季節更換內容。當晚我們共品嚐了八道菜,第一道是卑詩省珍寶蟹,材料是蟹肉、杏仁和加拿大魚子醬,看起來很簡單,端上來卻有點意思。長腳蟹的蟹殼被當作盤子,裡面是細緻的蟹肉泥,配上魚子醬,沒有過多調味,吃得出食材原本的鮮甜和海水的鹹香,杏仁的味道很輕柔,讓整體多了一點香氣,是個不錯的開場。第二道菜是用蜜蠟熟成的鴨胸,這種做法比較少見。鴨肉色澤粉嫩,吃起來口感滑嫩,帶點蜂蜜的香氣,沒有搶味,反而讓鴨肉本身的味道更突出。可以看得出這道菜的賣點不是花俏的醬汁或配料,而是主廚處理食材的方式。

甜菜手工細麵配煙燻魚子醬

小牛肉配防風根泥和薩斯喀通莓醬汁

第三道的唐揚雞搭配義大利甜椒醬(Papacelle),乍看以為是常見的日式小吃,但入口後多了一點微辣和甜椒的果香,讓這道平凡的炸雞多了點層次。這樣的組合不算驚喜,但還算有趣,像是把兩種文化的家常味小小融合了一下,吃起來挺舒服的。第四道是甜菜手工細麵配煙燻魚子醬,是整晚最吸睛的一道。紫紅色的麵條光看就讓人想拍照打卡,味道則比外表來得收斂。魚露奶油醬讓麵條吃起來多了點發酵的鹹香,不會膩口,煙燻魚子醬讓風味更集中,不算華麗,但有層次,算是技巧成熟的一道麵食。

接著是「熱那亞餛飩佐焦化洋蔥高湯」,義大利餛飩配日式高湯,聽起來甚是有趣,而事實上也配搭得還不錯。焦化洋蔥湯頭有點甜又帶點煙燻感,餛飩皮薄餡多,咬下去剛好有湯汁滲出來,沒有過度包裝的驚喜,就是單純好吃。而舞茸菇配義大利辣椒粉,看起來像是過場的小品,但辣椒香氣跟舞茸的堅果味挺搭的。雖然是全素,但吃起來不單調,有點像是主廚想讓大家稍微喘口氣的設計。

主菜是小牛肉配防風根泥和薩斯喀通莓醬汁。牛肉煎得剛好,肉質嫩,沒有過度炫技。防風根的泥帶點焦香味,醬汁微酸微甜,整體味道不複雜,就是很穩當的一道肉料理。吃到這裡,可以感覺主廚不是要做驚艷感,而是想把每一種食材用最合適的方式呈現出來。甜點「蜂蜜牛奶花粉洋甘菊蛋糕」造型可愛,蜂巢造型的脆片搭配綿密的蛋糕,蜂蜜和花粉的香氣自然不過頭,洋甘菊的香味則是淡淡的,不會太甜。整體感覺就是一個溫和又輕盈的結尾,不會讓人感到負擔。

從盤裡走到杯裡

在 Radici Project,不只餐點有故事,酒單也是延續「根」這個概念的重要一環。餐廳經理Kayo Ito本身就是認證清酒侍酒師,再加上多倫多知名侍酒師 Debbie Shing 和主廚三人聯手設計酒單。其中一款招牌開胃酒 Vai Con Dio,用的是來自安大略的 Valley of Mother of God 琴酒、日本柚子清酒,再加上餐廳自家釀的康普茶。喝起來帶點草本香氣,酸酸甜甜,非常清爽,開場來上一杯,輕輕喚醒食客的味蕾。

招牌開胃酒 Vai Con Dio

如果喜歡清酒,這裡挑的兩款也頗有看頭。一款是來自日本高知縣的 Keigetsu Cel24 純米大吟釀,帶有明顯果香,用當地開發的特殊酵母釀造,適合搭配海鮮或蔬菜料理。另一款則是山口縣的 獺祭 39 純米大吟釀,酒米打磨到 39%,酒體細緻乾淨,花香和果香平衡得剛剛好,很適合配上主廚那些講究細節的料理。除了清酒,來自西西里島的 Amaro Nepeta MAJORA 草本酒也讓人印象深刻。用薄荷和西西里柑橘釀成,尾韻厚實又帶點回甘,不論是餐後來一口當收尾,還是加入雞尾酒裡增添層次,都很有個性。

整張酒單從義大利、日本到加拿大,選的全是能跟餐點呼應的好酒。無論是自然酒、清酒還是創意雞尾酒,都像是為了把這一桌的味道補上最後一筆,讓人喝得剛剛好,吃得更有意思。

料理裡的文化根

當然,這一切背後少不了兩位靈魂人物的功夫。一位是來自義大利的主廚Emiliano Del Frate,另一位是來自日本北海道的餐廳經理Kayo Ito。一個專注料理,一個掌控空間與節奏,兩人聯手,才成就了這家餐廳獨特的風格。兩人說,開這間餐廳,就是想提醒自己別忘了根本。

主廚Emiliano Del Frate、餐廳經理Kayo Ito

Emiliano這些年走過不少名店,從哥本哈根的 Noma 到巴黎的 ADMO,東京的 Gucci Osteria,到多倫多的 Don Alfonso 1890 和 DaNico。這些地方的經歷,教會他好料理沒有捷徑,得從土地和季節出發。能不能煮出讓人記得的味道,不在技巧,而在於對食材有沒有真正了解和尊重。而Kayo雖然不是廚師,但她相信,一間餐廳的靈魂,除了食物,還有空間、氣氛、服務的每個小細節。她曾在 Nobu Toronto 和 Park Hyatt 的 JONI 餐廳服務多年,最擅長把「人」放進體驗裡。Radici Project 的空間,沒有多餘的裝飾,卻有一種讓人坐得下、安靜下來的氛圍,這些都是她親手設計,還特別找來花藝師 Aya Sugino 合作,用自然的方式點綴出專屬這裡的節奏感。

菜單上的食材來源,其實就是他們理念的體現。七成來自加拿大本地農場、漁港和小型生產者,剩下的則是從義大利和日本精挑細選進口。他們不標榜百分之百在地,也不追求所謂的「國際精品」,而是挑對的、用剛好的。不浪費是基本功,不浮誇是原則。無論是來自加拿大鱘龍魚場的魚子醬,還是手工製作的義大利麵團,抑或是北海道的香草與花粉,都是他們認為值得端上桌的食材。

所以說,Radici Project 其實不只是讓人吃一餐這麼簡單,更像是兩個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用食物講故事、用氛圍說感受。他們沒有大聲宣傳,卻希望每一個走進來的人,都能慢慢發現,料理的根,其實不只是味道,更是一種對土地、對文化、對生活的尊重。

蜂蜜牛奶花粉洋甘菊蛋糕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